上周六,单读发布了一条征集,请大家分享 有关去年五月的记忆 。一整年过去,以照片为存证的记忆并没有模糊不清,很多人从那时开始重塑生活。单读编辑部的 Pick 栏目也从去年开始,以月为单位,记录下我们持续不断的视野更新。
新的五月,我们的期待不止于附近,而是寄希望于更为多元的眼光,重新获得不属于这一时代的广阔视野。以下是五月单读 Pick 的作家、作品、书籍设计、展览和电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五月
我们关注的作家
Writer of the Month
王计兵
王计兵是江苏昆山的一名外卖员,也是几千首诗歌的创作者。今年 54 岁的他,自 1988 年离家打工,捞过沙子、摆过地摊,辗转换过很多工作。他从 2018 年开始送外卖,在他看来,这份工作如同打开了一扇窗,让他能全方位地看待这个社会,即使是自己熟悉的小区,也总会重新发现此前没有留意的角落,打破对人群的固有认知。“每个人都铁骨铮铮地过着经不起磕碰的日子”,他把日常生活中的笑与泪,都化成了诗。
经历半生的奔波,在生活的重担之下,王计兵的写作从未停止,就像年少时曾被父亲一怒之下烧掉 20 万字手稿,也无法熄灭他的热情,写作之于他,仿佛是一种命中注定。今年,王计兵的诗歌被选入诗集《一个人,也要活成一个春天》,他还出版了属于自己的诗集《赶时间的人》。这些诗写在送外卖的路上,写在订单交织的间隙里,让我们在钢筋水泥围绕的喧嚣中,听见那些就在我们身边的、微小但坚定的声音。
五月
吸引我们的书籍设计
Book Design of the Month
我以文字为业
以照片或人物肖像做底图的书籍设计是一种很常见的形式,常常也是一种平庸的视觉展示。不过这本封面的选图与设计师对于黑白灰节奏的处理,足以让读者忽视摆在它周围的书,加上克制内敛的文字排版,更好的衬托出了肖像画面与整体气质。
五月
吸引我们的展览
Exhibition of the Month
山脉之间——余果个展
2023.5.26 - 2023.6.25
CLC Gallery Venture
展览里的新作品太好看了!艺术家摆脱了录像艺术的陈词滥调,直接把观众带到他目击的现实中间,也带到他的实践过程里面,以此充分展现了不同的地理/时代环境给予人的生存体验。他对一手材料如此尊重和敏感,并以此收获了更加自然的艺术语言——一条尽量保持松弛和开放的通道,而不再是喧宾夺主的庞大前提。
诱饵
2023.5.21 - 2023.9.3
美凯龙艺术中心
向左滑动查看海报
今年的 北京画廊周是艺术界复苏的标志之一,我们也在其中寻找这三年失去的时光在艺术中留下的沉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凯龙艺术中心的两个展览形成了敏锐的互文。他们都关于今日生活里愈发普遍的遗迹、废墟以及破碎虚幻的生命经验(人、文化、事件和现场)。这导致我们不仅必须习惯失去,更不得不通过失去来重新获得。
五月
打动我们的电影
Movie of the Month
《银河护卫队》系列在漫威电影里是个另类的存在,里面没有一个实力超群、生来就肩负责任的超级英雄,而是一群各怀鬼胎、缺点明显、流亡中的角色的集合(虽然比起普通人,他们已经都具有了超能力),剪辑风格也在应和这种不正经,不管演到多紧张的剧情,总会响起欢快的复古摇滚乐。
到了第三部,创作团队终于揭开了火箭浣熊的身世之谜——他曾是至高进化唯一成功的试验品,经历了惨绝人寰的改造。他过去的叛逃惹怒了这位“造物主”,誓要将他“捉拿归案”,因此,这部影片的主线就是营救火箭,并且打败至高进化这位大反派。
虽然这依然是一部商业大片,但是一部相当动人的商业大片,观影时能感受到创作团队的爱(而不是纯粹完成一个任务),他们爱每个角色,要给他们尽可能丰满的故事线,也爱每个不尽完美的生命、这个不尽完美的世界,所以选择借一个大众性的故事来传递对高度理性的警惕。
在至高进化的观念里,他是在让世界变得更好,他要用科技手段让宇宙的每个物种都进化到最高的状态,然后让他们共同生活在他设计的乌托邦里。浣熊火箭就是他的作品之一,在火箭所在的实验阶段,还有许多动物都被摘除了本来的器官、装上机械,后来至高进化又发明出更“先进”的方式帮助不够完美的生物变得“完美”。
很容易联想到 20 世纪种种酿成悲剧的社会实验,为了头脑中一个至高无上观念而无暇旁顾地改造社会的行为,最终都导致了人性的泯灭、生命的陨灭。电影里的后果也一样,眼前是血淋淋的痛苦——也是对现实虐待动物行径赤裸裸的讽刺。银河护卫队的角色构成也成了对主题非常好的补充,例如当从小被教育要更高更快更强的星云对德拉克斯的愚蠢大发雷霆时,曼蒂斯却说要看到他别的优点,他爱大家——爱在后面被证明也非常重要。在银护的世界里,没有唯一的绝对正确,有的是多样性、跨越藩篱的爱,散漫但充满生机,让人想在这美梦中再停留久一些。
五月
帮助我们思考的书籍
Books of the Month
01
在小山和小山之间
孩子总是在离开母亲的方向上长大的。这则小故事里的女儿下定决心要过和母亲不一样的生活,她不喜欢母亲嘴中停不下来的抱怨,尖利的话语总是在否定自己,按母亲的期望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之后,她给原本前途明晰的人生进程按下暂停键,远走日本开启新的人生。她学会打扮自己,学会谈恋爱,学会在异国他乡独自生活,学会一套新的生活方式。现在她也要成为一名母亲了。
但是母亲执意来日本照顾她,这对已经各自生活了很久的母女重又生活在了一起,小说就从这里开始,之后以女儿一章、母亲一章的双重视角书写。两人各自述说每个小小冲突背后两人不同的想法,还有一些从未告诉过对方的伤痛故事,语言平实,就像在日记里倾诉自己说不出口的话,却真挚得让人不停落泪。这本小小的小说让我们看到同为女性的处境怎么让两人互相伤害又互相扶持,看到爱是如何让人窒息、却总是我们的救命稻草:比如,母亲在计划生育时期经历了巨大的情感创伤,却不可能得到丈夫真正的理解,两人分道扬镳——这成了女儿引以为戒的事,她总是在丈夫面前克制自己的不满情绪,觉得是妈妈让爸爸想逃——直到得知女儿怀孕的消息,母亲才觉得自己重又活了过来;又比如,在厌女环境中长大的母亲从不轻易夸赞女儿,只粗暴地让她念书念书念书,这让实则优秀的女儿一直处在自卑中,习惯性自责的她从来不懂得平等、被尊重的爱是什么滋味,在婚恋里自欺欺人,却又是这种时候,妈妈只要看一眼她的眼睛,就知道她在关系里过得不开心……
作者用“小山”来形容成为母亲的女性,因为一方面确实如老话说的——当然也为现在很多的话语所批评,“为母则刚”,女性必须用自己的身体来孕育一个生命,她必须鼓起十二分勇气保护孩子、给予她自以为最好的东西,但是她们只能做“小山”,因为在无情运转的社会机器之中、在永远存在隔阂的另一个个体面前,都极为脆弱,只会喋喋不休、词不达意、错漏百出。
作者最后给了这对母女一个还算完满的结尾,在母亲的帮助下,女儿离开丈夫,独自待产。小山和小山之间有填不满的沟壑,但是小山和小山可以一直相望相守。
02
看不见的伤痕
“不仅我比你强壮,体系也将我的自由置于你的安全之上。”
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都没有正视过家暴问题。我们急切地宣扬政治正确、谈论资本与阶级、关注一切远方的冲突与暴力,却忽视了与我们最为切近的恐怖主义。
在书的最开始,作者蕾切尔·路易丝·斯奈德将家暴关系中牵扯肢体、情绪、心理的多重力量形容为恐怖主义,“我认为用这个词来形容当事人在这段关系中的感受是较为贴切的。”不止于肢体的拳脚相向,家庭中的暴力行为对于受害人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压迫,这也是“在他人眼中,施暴者表现得比受害者更像一个正常人”的原因所在。
书中的大量走访与研究都表明,施暴者是体系的产物,是对家庭内部暴力行为视而不见的社会传统、司法体系、以及“有毒的大男子主义”构成了这一切。家暴从来不是一个私人问题,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只有在惨痛的暴力案件发生后,这一问题才获得了一线被看见的窗口,但这一缝隙仅仅是一次又一次的一闪而过。
《看不见的伤痕》所讲述的是美国的故事,但在任何地区,家暴的模式都是相同的。书中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亲密关系中出现恐怖主义的预警:当对方不再称呼你的名字、否认你的价值、控制你的社交、以孩子或其他家人为筹码进行要挟、首次出现暴力行径——尤其是扼颈时,一定要立即开始寻求帮助。作者希望这本书“是一场漫长的而全面的国际讨论的开始”,为那些尚且一无所知的受害者揭开真相的一角。我们可以将书中所提及的高风险因素作为评估标准,时刻警醒在亲密关系中自身是否处于平衡的地位,而一旦出现迹象,一定要开始寻求帮助。不要软弱,更不要妥协。
03
高度冲突
看过剧集《怒呛人生》的人都会有些不解,为什么一次开车的冲突,会发展成为要毁坏对方人生的冲动?同时也会在心里暗暗和他们握手,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不就是想要争那么一口气吗?
《高度冲突》讲的就是这“争一口气”的后果与出路。作者将高度冲突定义为议程停滞的、沉迷对抗的冲突。他也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但是良性的冲突可以让我们揭露问题的关键,推动问题的解决。但一旦陷入高度冲突的沼泽,“争一口气”的善恶、输赢逻辑就会迷惑性地笼罩所有的对话,甚至改变既定的规则。比如,当调解专家加里决心保护自己免受反对者的“攻击”时,他打破了原本守护的三分钟发言原则,坚称对方发言超过了三分钟——其实没有。
作者追踪了四名在不同背景下陷入高度冲突的人,深入展现他们冲突升级的过程和理由(往往是在外部看来具有迷惑性的理由)。这提醒我们,问题在成为高度冲突之前往往经历许多关口,而在每一个关口,如果可以脱离二元对立的预设,寻找一点共识和一点理解,也许转弯就能抵达双方都更满意的结果。
04
线的文化史
说到线,很容易想到的一个概念是“线性”——作为现代性的特征,“线性”以及它延展开来的“线性思维”、“线性发展”、“线性叙事”,已经在后现代的种种讨论中变得古板又无趣。但是《线的文化史》的作者将线从现代化之线性的印象中解救出来,提醒我们,线在“被线性”之前是一种多么自由多样的运动,而非生来是一蹴而就的标准化印记。
这本书在一些奇怪的地方(也许是我们认知里最底层的暗面)有着非凡的解释力。为什么我们会从“空中书写”开始学习汉字,而长时间盯着一个汉字看会觉得它“正在分解”?它说,是因为书写本来就是手势留下的痕迹,而不是复制得来的图样。延伸开来,为什么骑车上班比坐车上班更有意思?运用它的理论,这是因为骑车的“行走线”将运动和感知时刻联结,甚至允许漫步式的偏离,但是坐车的“连接线”切断了运动和感知的关系,将我的痕迹简化为点到点的切割与运输——后者更符合帝国主义与现代社会占领与整合的逻辑。
《线的文化史》也对直线、虚线、后现代的碎片化线条作出了一些精彩论述。比如:“笔直站立”的姿势通常是针对男性而非女性的(她们应该将身体折叠成象征顺从的线)……又如:在虚线这一现代官僚主义的象征中……拿一支铅笔,随着书上的图案画线,你会发现,线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兼容万象,要饱含破除“线性”的开放力量。
05
自我决定的孤独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蛛丝马迹能够让我们看到人们思想和情感的细腻。身体接触能让人精神振奋,敞开心胸,但也能带来威胁、伤害,恶心感和意料不到的危险。我们渴望与人亲近,又希望得到保护,不被伤害,这显示着人类的脆弱——我们很孤独,但是又害怕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中的触摸,对几乎所有维系生命的因素都有促进作用,任何虚拟的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皮肤接触带来的生物化学反应,但并非所有的接触都能带来幸福感,更有甚者,其带来的暴力,身体不会忘记。“每个人都享有生命权以及身体不受损害的权利”法律的出台,是时代的昭示。体罚、婚姻生活里女性面临的性暴力,受害者要意识到自己正遭受不公,才有提出抗议的可能。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中。
城市让人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也是一种变化,但失去宽敞的生存空间,在密集人群中的身体接触里,人们选择抵御拥挤和狭窄,这不仅发生在过去,也延续到今天。如何使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和对他人保持开放态度不再是对立的关系,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话题。作为哺乳动物的我们,按自己的意愿独自生活了,却陷入了非自愿的孤独中,他人的亲近是保护和帮助,但也能被理解成一种危险。提高人际关系中的质量,才能缩小愿望与现实的距离。
同时,拥抱网络世界比跟血肉之躯接触重要成了一种时代病。珍爱的人从伸手可及的近处,搬到了只有数字技术可及的远方,老年人孤独问题加剧……对数字设备过分依赖,也让我们减少了移情的能力,《自我决定的孤独》以四章、15 万字的篇幅,理论结合实际,试图不让僵化、沉默、缺少接触、冷漠、空虚的社会和现代人的处境进一步固化。看吧,未来在闪着光!不论是单人,还是双人,是在交际,还是在陌生人中,现状虽然如履薄冰,但我们不妨到冰上去,欢快地滑行。
06
去山巅呼喊
宗教无疑在鲍德温这部小说中占很大比重,也是美国黑人面对苦痛的唯一出口。这部小说的动人之处在于无论你是否有信仰,都很难不被黑人小男孩约翰经历的苦闷与欲望、仇恨与怀疑,恐惧与绝望所打动。20 世纪初的美国,依然是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与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黑人的身份让他连图书馆都不敢进去,走在路上可能随时会被打,教堂执事父亲对他日常暴力相待,约翰陷入精神、性与道德的矛盾与挣扎中。除了约翰,鲍德温几乎深入刻画了小说中每个角色的内心想法与情感经历,让读者可以贴近他们,看他们所看,感受他们所感受,也让我们重新去认识美国黑人这段伤痛史。
“在约翰心里,爱不是一种受制于死亡和变化的信仰,也不是一个易遭毁灭的希望,爱是他的本性,因而也是他的邪恶中的一部分。父亲正是因为这种邪恶才揍他,而他为了反抗父亲,始终不愿放弃它。父亲抬起又落下的手臂可能会把他弄哭,那个声音也可能令他颤抖,但父亲绝不可能获胜,因为约翰珍视一些父亲无法企及的东西。他珍视自己的仇恨和智慧,这两者彼此滋养。他为父亲垂死的那一天而活,他,约翰,会在父亲临终前诅咒他。”
▼
加入 2023 单读全年订阅
争取更平等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